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逆行人生观影后,重新审视徐峥,我之前的误解太深了


看完《逆行人生》后,我意识到自己之前错怪了徐峥。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不易与坎坷,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徐峥的角色和表演。他的演技精湛,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、立体的角色形象,令人印象深刻。,,(97个字)

逆行人生观影后,重新审视徐峥,我之前的误解太深了插图

作者:魏春亮

首发:新亮见

徐峥的新片《逆行人生》,我看了,很喜欢。

这部讲外卖员的电影,公映之前就被骂得很惨:

流量密码,拿底层人开刷!

我们花钱看有钱人演我们????

海报里面笑的都是演员,后面的不笑人才是真正的外卖员,穷人花钱到电影院看有钱人怎么演自己?你们是演的,我却是真的。

观影之前,我也以为是这样的电影,但看完之后,我觉得这部电影没那么不堪。

其实,问题不在于穷人掏钱看富人演穷人,而在于富人演“富人扮穷人”,然后说还是穷了好,穷能锻炼人,能教育人。

一开始,我也怕《逆行人生》会走上这条不归路。你想想,拍一个互联网大厂中层被辞退后,转行去做外卖员的故事,一不小心就会沦落到拿底层人开涮的境地。描绘苦难和消费苦难,往往就一步之遥,尺度很难拿捏。

在这一点上,《逆行人生》做得还算不错,最起码比外卖小哥3年挣102万的新闻更良心,更比韩雪那个住明亮宽敞的大开间、看书逗猫玩吉他、一天送30单的外卖员短剧更现实。

《逆行人生》呈现出的外卖员,被困在不断催促的系统里,住在破烂狭小的城中村,带着孩子送外卖,闯红灯,做直播,要为租电瓶车和换电瓶而操心,也要学习如何抄近路快速到达。

电影里关于外卖员的段落,你能明显感觉是取材于短视频平台,只是更加集中和艺术化地做了处理。所以,你又能感觉到它对外卖员生活和内心的呈现,还不够深入,但却保证了真实,并不让人出戏。既没有居高临下的嘲讽,也没有隔靴搔痒的赞美,姿态上是平视的,真诚的,尊重的。

有了这样的底色,电影的基本质量就有了保障,所以看了半个多小时,我就打消了对这部电影的疑虑。

但随着徐峥逐渐把单量提升上去,我就又开始担心这部电影如何收尾了。要是描绘徐峥在外卖员这个行业三年挣100万,从此甘心当一个拿高薪的外卖员,那这部电影就完了。

还好,电影最后让徐峥卖了月供一万五的房子,换了个小的,放过了自己;又让他在送外卖的过程中,开发出了一个外卖员需要的小程序;小程序获得了外卖平台的重视,却又没让他彻底离开外卖员这个行业。

这样的剧情,既肯定了外卖员的努力,也承认了知识的力量,既避免了过河拆桥的残忍,又避免了无脑歌颂的尴尬,这一点难能可贵。

但,这其实是一个很鸡贼的做法,开发外卖员小程序这样的事情,是不可复制的,再来一个程序员,或者别的所谓中产阶级送外卖,故事要怎么讲下去呢?

还好,这个问题属于现实,而不属于电影,程序员徐峥开发小程序,最起码在剧作上是成立的。

对,电影虽然照见了很多血与泪,但还是留了好多这样光明的小尾巴:老扣的头离大车轮只有几厘米,得了白血病的女儿得到了配型,努力的徐峥拿到了单王,脑出血的爸爸最后借助工具能站起来了。

我们的现实,要比这残酷很多,只要你经常看社会新闻,就不难明白这一点。所以,徐峥虽然能把现实主义题材驾驭得不错,但也是有限的、不彻底的,就像《我不是药神》里,到制药公司就到顶了。

你也知道,也就只能这样了,很多问题,只能藏在剧情里,点得差不多,就必须及时刹住。你也不能要求更多了,不然连这个也没了。

豆瓣上有人问,一个人中年成了外卖员是他的问题,一群人中年跑去送外卖那到底是谁的问题,导演敢说吗?

可看到外卖站里,那几个想要做外卖员的大学生露出木讷的表情,就差问出一句,这些年,我们到底怎么了?

我想,电影没能给出答案,但却做了描绘。整部电影,每个人都很急,每个人都很慌,送外卖的骑手急,大厂的员工也急,每个人都匆匆忙忙,但似乎每个人都不快乐。大厂中层会被裁员,外卖单王累到哭泣。

“你要超时啦” “即将超时啦” “完蛋啦”,那一声声机器的声音,催命符一般不断响起,似乎不只是系统在催促着外卖员,更像时代在催促着我们每一个人。

也许,困在系统里的,不止外卖骑手。

电影最后的最后,放出了短视频平台上真实的底层人的影像,“献给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你”,可看到那一幕幕真实的画面,我不禁想问,他们都那么努力了,为什么还过得那么苦?那些火树银花的好日子,到底谁在替我们过啊?

这可能已经超越电影的表达了,但我相信,它和电影想表达的,并不违背。

—The End—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嗨历史娱乐资讯网 » 逆行人生观影后,重新审视徐峥,我之前的误解太深了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